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因此,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加强研究生教育政策研究,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的龙头作用。
2024年11月9日上午,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分类培养改革学术沙龙在西南财经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学术沙龙由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公共管理学院和《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旨在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分类培养改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以及西南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开幕式
本次学术沙龙由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陈涛教授主持。会议伊始,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珏、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郑良秀、《重庆高教研究》常务副主编蔡宗模分别代表各自单位进行会议致辞。
研究生院王珏院长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与会嘉宾系统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成效以及当前面临的新挑战,指出学校在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并推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教育、强化博士生培养、导师发展中心建设等一系列积极措施,强化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期望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为研究生教育领域全面革新和卓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支撑。
公共管理学院郑良秀书记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科发展情况、MPA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探索和实践举措,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郑良秀书记强调,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关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此次会议正当其时,期待各位专家集思广益,取得高质量的会议成果。
《重庆高教研究》蔡宗模常务副主编首先表示对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和公共管理学院以及陈涛教师团队的支持,对各位专家参会指导表示感谢。蔡宗模主编提到,《重庆高教研究》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开放办刊、坚持学术逻辑、坚持依靠青年,期刊将继续致力于发掘青年学术新秀。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与新时代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与期刊的内在使命高度契合,他期待通过本次讨论,推动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共同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主题学术报告(上)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们分别围绕本次沙龙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在上半场研讨中,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陈洪捷教授,以“专业博士培养的困惑”为题进行了交流发言。陈洪捷教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培养同样需要注重学术环境营造。他认为,高校应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术思维的培养,多措并举提高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质量。同时,专业博士的培养也要充分发挥学校及教师的优势,以更好地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需求和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罗英姿研究员,以“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与博士职业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发言。她强调,全球范围内,博士生教育正呈现出与产业界、社会公共领域等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博士生教育对国家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博士生就业问题挑战。中国博士教育规模迅速增长,需关注与之相关的质量保障、需求匹配及职业发展等问题,学界应加强博士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职业发展辅导机制,提供就业支持服务,以促进博士生更广阔的职业前景。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副主任(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鹏教授,以“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如何分类培养——基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习经历的实证调查”为题进行了发言分享。他以厦门大学改革实践为例,通过一项研究生全样本的实证调查,发现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体验、导师指导、研究氛围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分类发展状况总体优于预期。他指出,改善研究生分类改革应从产教融合、优化学科设置、招生标准、课程内容及丰富课外活动等多维度入手,分类培养的实施虽面临挑战,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包水梅教授,以“‘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为题进行了发言交流。她通过研究“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执行情况,分别从政策文本限制、目标群体认同、执行组织能力与政策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了制约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现实困境。她指出,当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倾向于命令与能力建设,缺乏激励与系统变革工具,造成执行路径依赖及资源分配不足,并建议优化政策工具,强化多方支持,建立联动机制,突破文化制约,推动《学位法》实施,以提升政策执行效率与专业学位发展。
南京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重庆高教研究》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汪雅霜副教授,以“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江苏实践与经验”为题进行了发言。他分享了《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的相关内容与经验,报告追溯了项目的起源、发展与成果,围绕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开展了系统论述。此外,汪雅霜副教授还介绍了江苏省在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实践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如科教产教融合、实施产业教授制度、研究生分类培养等策略。基于对江苏省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薪资、满意度等数据的分析结果,他认为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进步与挑战并存。
主题学术报告(下)
在下半场研讨中,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重庆高教研究》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彭湃副教授,以“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的堵点及其破解”为题进行了发言。他指出,研究生教育分类改革正面临复杂挑战。近年来,专业学位扩展趋势显著,尤其在医学、电子信息等领域,专业博士培养亦得到初步发展。深化分类培养改革,需关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差异、学生多样性及教师能力提升,同时分类培养的改革思考应考虑到劳动力市场需求适应、学生筛选标准调整、导师分类培养方法,以及学术与专业学位比例调整等问题。此外,他强调研究生分类改革培养有可能引发研究生教育分层社会信号效应,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副主任,《重庆高教研究》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姚荣副教授,以“《学位法》时代学位争议实质性化解的进路选择”为题进行了发言。他指出,《学位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位治理进入新阶段,不仅提升了学位争议解决的法律依据和权威性,还着重于构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推动学位正义的实现。但当前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制度完善、效率提升及权益保护等。他强调,应从规范与功能统一的角度,准确解释和适用学位法,通过强化学术复核和学位复核制度,有效解决学位争议,确保学位法的实效性。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处高级主管岳华,以“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评价问题的几点思考——以部分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核验问题为例”为题进行了发言。她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专业学位重视不足、领域设置不明确、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健全等。基于长安汽车学院的成功转型和工程博士项目的实施两个案例,她展示了校企合作、培养方案个性化设计以及管理体系创新在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中的重要性。她表示,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具有紧迫性、复杂性的特点,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需基于市场需求,强调分类培养,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沈岩,以“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分类培养改革的若干思考”为题进行了发言。他表示,自1991年首推专业学位以来,相关研究领域虽不断壮大,却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需求辨识、实践教学、论文适用性及评估体系等。他强调,当下研究生教育需重新审视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企业实践结合,优化师资配置,改善需求对接机制。他呼吁教育界与产业界应携手合作,共同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以更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实效。
本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分类培养改革学术沙龙由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公共管理学院和《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等共同发起举办,汇聚了国内研究生教育研究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包括学会领导、长期从事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者以及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践专家。大家以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改革为抓手,提出要加强研究生教育政策研究,致力于助力中国特色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
后续,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和公共管理学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将围绕“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系统谋划,策划举办系列论坛。《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也明确设立“研究生教育研究专栏”,由北京大学中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担任栏目主持人。此次学术沙龙取得了高效、高质且出乎意料的成果。
此外,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和教师第三党支部,将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党建引领学术工作,推进“党建、教学、科研、育人”一体化建设。此次学术沙龙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和政策研究的建言智库,更是具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积极促进教育强国背景下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实践和政策创新。
撰稿:代嘉威、张娟
摄影:徐迎庆
校审:陈涛、张娟
编委:郑良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