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至13日,由《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青海分中心、重庆文理学院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八届西部高教论坛暨第七届高原教育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与教育强国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教育学及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高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等话题。我院教育政策与管理所教师陈涛、王思懿和张娟三位老师参加此次论坛。

陈涛老师在青年学术沙龙分论坛作题为《自我适配:新兴交叉学科青年人才转型发展的院校模式》的主题报告,该研究综合采用多个案研究法、简历分析法等方法,探索不同院校模式下青年人才自我适配的路径,了解其在教育转型、实践转型和科研转型中的实际情况,并为促进金融科技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实践参考。王思懿同在青年学术沙龙分论坛作题为《我国高校“非升即走”制度实施的多重效应及其变革理路》的主题报告,该研究通过探寻“非升即走”规则的起源和制度设计初衷,发现其具备保障学术自由与职业安全、吸引和筛选人才、监督与规训等功能。张娟作题为《什么学科更需要做博后?——基于Nature全球博士后调查的异质性分析》的主题报告,该研究基于2020 年和2023 年两轮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并辅以相关访谈资料,从基本现状、跨国情境与支持诉求考察了不同学科博士后职业发展的异质性特征。最后,三位老师的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积极肯定,陈涛教授、王思懿副教授获得本次论坛的一等奖,张娟博士获三等奖。
长期以来,我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师生将研究深度融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参与西部高等教育政策与区域治理研究工作,凝练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研究方向,从微观层面响应宏观政策需求,持续为我院教育政策与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积蓄能量。
撰稿:张 娟
审核:陈 涛
编委:胡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