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动

我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师生参加2025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学术年会 陈涛教授受聘担任新一届常务理事

发布日期:2025-05-12


202559-11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十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承办,我院教育政策与管理所陈涛教授、巩阅瑄老师及博士研究生徐迎庆应邀参会并作学术报告。

在第十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上,陈涛教授受聘担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常务理事,意味着我院在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研究获得学界认可。会议期间,巩阅瑄老师与徐迎庆博士生分别在专题会场3和专题会场4进行专题报告,引发与会专家积极讨论。

巩阅瑄老师汇报的题目是《下沉的负担:县中模式转型困境何以影响家庭教育支出?》。该研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CHFS2015-2017年数据,结合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2017年数据,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评估县中模式转型困境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县中模式转型困境显著增加了县域家庭的教育支出和父母时间投入,但这一教育支出并没有过度;二是异质性分析表明县中模式转型困境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在中部地区以及省级经济水平中等的地区尤为突出,在高资本家庭具有显著效应;三是机制分析揭示家庭对县域公共教育资源的预期落差是县中转型困境增加家庭教育支出的关键途径。

徐迎庆汇报的题目是《重构县中生态:数字化赋能及其有限性》。该研究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通过个案研究法对我国西南地区J县三所县中数字化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剖析数字化赋能县中教育的发展逻辑及其限度。研究发现:一是数字化通过优质资源共享重构了县域教育生态环境;二是数字化通过教育技术革新重塑了县域校际关系样态;三是数字化通过教育模式创新激发了县中内部特色治理。但在数字化赋能过程中反映出标准化供给与县域需求的错位、技术依赖与主体性的消解、数字鸿沟的隐性再生产等有限性问题。为此,提出从重构县域教育办学格局、构建县中发展共生体以及强化县中本体能力三个方面来推动县域教育从单一技术赋能向整体生态重构跃迁升级。

据悉,本届年会以教育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资源配置、创新驱动与人力资本升级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珠海。我院师生通过专题报告分享了县域教育治理的路径探索与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观察,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证参考,相关研究思路引发了学界对县中振兴议题的深入探讨。

 

撰稿:徐迎庆

校审:陈 

编委:胡秋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