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2024级本科生幸福村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以“专业认知与职业发展”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学科研讨和职业分享等形式,帮助24级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明确学习方向和发展路径。学院副院长胡秋明、陈朝兵,以及社保系师生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朝兵教授发表致辞,强调本次研学活动对专业认知的重要意义,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始。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主要环节,学生们在精心组织的活动中体验和感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内涵。
活动上半场由周魅老师主持。在“社保初识”环节,胡秋明和臧文斌2位教授凭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当今时代下的社保的新图景和新机遇,使同学们对社保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随后,2023级社保常家玮同学分享了专业企业奖学金计划的具体内容。


第二环节聚焦专业特色,周魅、景鹏、黄志勇、史珈铭四位老师依次介绍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保险基金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领域的特色研究方向。通过系统讲解专业课程体系和学科优势,使同学们对社保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而后,史珈铭主持下半场活动。“社保相交”环节,穆滢潭老师主要聚焦打破学科壁垒,让同学们从多学科交叉视角看待社会保障问题。同时,陈妮等几位同学分析了社保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鼓励大家拓宽知识面,为解决现实社保问题提供多元思路。

最后一个环节中,社保专业的优秀学生代表通过职业图谱展示,介绍了社保专业的就业前景及方向。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毕业后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保相关工作的宝贵经验,让同学们对未来职业选择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研学期间,学院还安排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和精美的午餐,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化专业认知。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幸福村研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更激发了学习热情,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研学活动是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通过更多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活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撰稿:李世界、严茹琳
摄影:罗甜甜
校审:李世界
编委:陈朝兵